无人机在电力巡检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10/12 10:37:49
现阶段无人机应用情况
1.可见光拍摄 2.红外温度检测 3.紫外放电检测
4.施工放线 5.异物清除 6.三维建模

现阶段无人机应用情况
可见光拍摄
杆塔精细化巡检
利用无人机进行可见光拍摄,对杆塔本体塔身、横担、绝缘子、挂点、金具铁附件、导地线、引流线等部位进行拍摄,及时发现缺陷。以及对新建线路的验收。

杆塔精细化巡检
故障查找
输电线路遭遇雷击或其他事故跳闸后,利用无人机快速响应,对故障点进行精准定位,查找故障点、故障原因以便后续快速进行故障处理。

故障查找
通道巡检
对线路通道走廊进行拍摄,及时发现影响线路运行的超高树竹。

通道巡检
外破巡检
对地质灾害、规章建筑、空飘隐患、线下施工等存在潜在风险的情况进行巡检。

外破巡检
红外温度检测
无人机通过搭载红外热成像镜头,对输电线路、变电站设备的发热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红外热成像镜头

输电线路测温

主变测温
紫外放电检测
无紫外检测原理是“紫外检测仪统计在单位时间内得到的紫外光子数来作为被检测对象发生电晕事件及其强弱指标。
绝缘子长期承力运行会因为老化、外力摆动、污秽侵蚀等因数而出现局部异常电晕、局部放电,最后发展为“电弧贯穿短路”事故,引发断线倒塔、大面积停电事故。

紫外吊仓

放电检测
施工放线
无人机搭载遥控脱扣装置,挂载牵引绳跨越铁塔,相对人工放线效率高,且不受高山、密林、河流等环境影响。


异物清除
无人机搭载喷火装置,对输电线路上的可燃性异物进行清除。
喷火装置主要包括油壶、油泵、高压脉冲发生器、放电针、喷嘴、管路等部分组成。
油壶内的油料经过油泵加压,从喷嘴喷出,喷嘴外的放电间歇持续产生火花点燃燃油,形成喷射火焰。

三维建模
激光雷达扫描
通过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系统获取真实点云数据,将点云导入到专业电力点云分析软件中进行处理。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获取的高精度点云,快速获得高精度三维线路走廊地形地貌、线路设施设备,以及走廊地物(包括电塔、塔杆、挂线点位置、电线弧垂、树木、建筑物等)的精确三维空间信息和三维模型。

激光雷达扫描
倾斜摄影
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相机,分别从一个竖直视角和四个倾斜(前视、左视、右视、后视)视角同步采集影像,同时获取建筑物顶面及侧面的高分辨率影像。
倾斜摄影在地表的三维重建方面,具有准确再现物体地理位置信息的真三维空间场景,直观掌握目标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植被以及人工构筑物的细节特征等优势

倾斜摄影
可见光转点云
该系统结合无人机照片数据的空三成果,通过在无人机高清影像半自动均匀量测线路下导线的少量同名点,由同名点根据悬列线公式拟合出电力线轨迹。
同时对点云数据进行分类,区分出地面与地表。以此可准确计算量取电力线距离地面和地表的准确距离。该技术相比激光雷达技术降低了经济门槛。

可见光转点云
现阶段无人机应用情况

无人机电力巡检应用场景说明
-目前电力巡查以人工检查为主
-人工巡检效率较低,而且外出作业存在安全隐患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电力行业开始使用无人机对电力线路进行大面积巡查
-无人机巡检模式下,需要飞行员现场作业执行任务
-飞手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满足电网建设要求
无人机智慧巡检
随着RTK高精度定位、边缘计算、三维建模、缺陷自动识别等技术的融入,无人机智慧巡检的时代即将来临

应用范围拓展
电力巡检由输电专业向配电、变电、勘察设计、应急救援等专业逐渐拓展。

智能化程度提升
无人机自主巡检将逐渐代替人工遥控操作,降低人员技术水平对巡检质量的影响;为后期缺陷识别的算法实现上提供更加便捷的基础支撑。

数据应用多样化
边缘计算、缺陷自动识别、孪生数字电网等技术的融入让无人机巡检成果更加多样化,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供支撑。

巡检策略转变
目前按线路走向巡检的模式中转场时间占比过大,作业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随着固定机巢、移动机巢的建设,后期电网巡检按区域划分更加合理,专场时间大幅减少,作业效率将能进一步提升。
分享到: |